博彩网址导航


【实践日记:唐婧怡】带一粒种子,到昆仑山脚下去

2025年08月06日 21:22  浏览次数:[]

墨玉之行的尾声悄然临近,一场意料之外的心灵洗涤却在此时缓缓铺展。我和小队成员踏着晨光走向园区会堂,这是我们在当地的最后一项教学任务,未知感像晨雾般萦绕心头。当孩子们雀跃的身影涌进会场,他们眼里的稚嫩与童真突然撞得我心头一紧——那份纯粹的期待,竟让我生出几分忐忑,怕自己能给予的太少,辜负了这双双向我们张望的眼睛。好在队友们默契协作,最终让这场收官之课温暖落幕。


教学筹备时,我们和带队老师反复琢磨:怎样的课程能让孩子们真正乐于接纳?小队成员依着各自特长排出全天课表,我有幸接过国学课的接力棒,负责硬笔书法教学。此前调研时,我们了解到园区职工和返乡青年的普通话水平尚有提升空间,但孩子们的汉字书写功底仍是未知数。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,这份未知化作轻轻的压力,压在我握着粉笔的手上。


可孩子们很快给了我最踏实的回应。讲解基本笔画时,几十双眼睛亮晶晶地望着黑板,那里面盛着的求知欲,像昆仑山脚下破土的新芽,蓬勃又鲜活。实践环节分发书法纸时,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,接过纸笔的孩子们立刻坐得笔直。本以为会看到歪歪扭扭的字迹,没想到收上来的作品里,“我爱祖国”四个字被写得方方正正,笔画间藏着小心翼翼的认真。指尖抚过纸面,那沉甸甸的分量,是比任何赞美都动人的肯定。

下午的课堂交给了队友们,歌声、剪刀裁纸的沙沙声、轻快的舞蹈节拍在会堂里交织。小小的讲台上,新疆民歌的欢快旋律裹着孩子们的笑声飞扬;台下,一双双挥舞的小手、一张张仰起的笑脸,彻底拂去了我们最后的拘谨。我们跟着节奏拍手,看孩子们用彩纸折出不同的纹样,原来快乐真的会传染,在彼此的互动里悄悄升温。

“老师老师,我们明天早上几点上课呀?”离别的钟声被这个稚嫩的问题敲响。我们面面相觑,终究还是轻声说:“我们明年再来。”或许是听懂了“分别”二字,孩子们默默低下头,再抬起时,手里都多了些小物件:千纸鹤、彩纸折的爱心、还有歪歪扭扭的手写信。我一张张展开,其中小苏比努尔的信让我鼻尖一酸——“我本来以为我们每天都能见到,原来是我想多了”。那一刻突然明白,原来我们不经意的付出,早已在他们心里留下印记。看着他们一步三回头的背影,我在心里悄悄和自己约定:明年,一定要再来。  

返程的路上,手机里弹出几条消息,是几个小女孩发来的:“老师你到家了吗?”“西安的学校是不是有很多花?”“我们能视频看你的大学吗?”我一张张拍去校园的照片,打字告诉她们,与她们许下属于我们的约定。  

我知道,我们早已在昆仑山脚埋下了种子。它或许是对汉字的好奇,或许是对远方的向往,又或许是那份“明年再见”的约定。这粒种子会在阳光下慢慢发芽,就像孩子们眼里的光,永远明亮。我们,未来一定再见。



上一条:【实践日记徐书涵】:心疆无界,静待沙枣花生长

下一条:【实践日记:赵卓然】南疆行记:在镜头与话筒之外